(2021年3月25日营文旅广电联字〔2021〕2号公布 自2021年3月25日起施行)
营口市关于发展旅游民宿经济实施意见
(2021年3月25日营文旅广电联字〔2021〕2号公布 自2021年3月25日起施行)
各县(市)区文旅广电局、公安分局: 民宿是指利用当地闲置资源,民宿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包括但不限于公寓、宅院、客栈、农庄等。为充分利用我市旅游资源多样化优势,抢抓民宿经济发展机遇,推进全城旅游发展和旅游业转型升级,大力促进旅游消费,助力我市的建设发展,特制定此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两山”理念。依托我市独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禀赋优势,按照特色化、品质化、差异化、规模化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典型示范,抓好点线面结合,强化政策激励,逐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民宿产业发展格局。 (二)基本目标 结合当地自然、生态和人文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城乡居民的合法住宅,以及村集体用房、农林场房等闲置资源,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完善配套政策,合理确定发展布局。建成一批特色精品民宿,培育一批特色民宿品牌,引导创建一批特色民宿集聚区。 (三)发展原则 1.坚持规划引领。按照本区域实际情况,制定旅游民宿发展规划。民宿发展规划要与其它上位规划和专项规划相衔接,按照“保护生态、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合理布局、有序发展”的要求,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在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城乡重点区域布局发展民宿,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2.坚持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元参与、形式多样的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本、专业团队参与民宿建设,鼓励村集体和农户自主创业,形成利益共享、多元建设的发展格局。 3.坚持彰显特色。突出民宿建设经营的创新创意,确立我市“乡村体验”“温泉康养”“文化品位”“海滨休闲”民宿发展的四大主题,打造既有“好山好水好空气”的自然环境,又有“有书有茶有咖啡”的人文环境,不断提升品质内涵,打造展示营口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靓丽名片。 4.坚持品质服务。把安全舒适放在首位,制定民宿基本标准,明确民宿规划、选址、建设、运营的相关要求,完善政策措施,引导民宿经营主体严格依法经营,推动民宿产业有序健康发展,通过提升服务品质,增强吸引力和美誉度。
二、重点任务
(一)坚持规划引领 依托我市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在做好与其它上位规划和专项规划相衔接的基础上编制本地区民宿发展专项规划。明确空间布局、建设重点和主要任务,做好民宿发展的宏观引导和环境影响评价。各县(市)区文旅广电局应结合各自发展现状,制定本区域民宿发展实施方案。 (二)优化资源配置 各县(市)区政府、各园区管委会统筹布局民宿产业,把民宿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规划。要结合本地资源和产业特色,明确民宿发展重点区域。深化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符合不同区域实际的闲置农房(宅基地)开发利用模式和机制,创新租赁、合作、转让等方式,用于民宿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建设,高质量创建一批A级旅游景区、星级景区山庄,为民宿产业发展培育新空间。 (三)制定民宿标准 制定营口市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评定标准。明确单体民宿经营用房、入住办理、治安管理、消防安全、环境卫生、行业服务等各个环节的质量评定标准。 (四)突出示范带动 实施民宿发展示范工程,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扶持打造民宿建设样板,重点扶持一批精品民宿。有序推进精品民宿的培育及评审认定工作,对列入培育对象的民宿,在证照审批办理、等级评定等事项上给予绿色通道。 (五)推出精品民宿评选活动 以“山海一宿”为主题,结合我市民宿旅游资源,根据文化类、乡村类、温泉类、海滨类四大类型,举办精品民宿评选活动,打造营口民宿品牌。评选推出一批品牌度高、品质优良的优质民宿品牌。 (六)完善基础设施 加快提升民宿示范单位周边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安全、方便、舒适、卫生”的原则,加强道路、水电、通讯、停车场、安防、消防、厕所、智慧旅游等方面的提升改造,推动完善休闲娱乐、康体健身等设施建设,提高民宿住宿的安全性、舒适性、便利性和文娱性。 (七)壮大市场主体 探索多渠道投入机制,引导资源主体、资本主体、经营主体、从业主体等共同推进民宿业发展。鼓励城市和乡村有意愿的组织、个人改造现有住房或租赁民房开办民宿,支持社会各界人士返乡创业开办民宿,鼓励“农户+合作社”“公司+农户”等民宿合作发展模式,通过注册乡村旅游投资开发公司、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村民入股等方式整村连片发展乡村民宿集聚区 。建立民宿产业项目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在知名景区、特色街区、游客集聚地、知名经济商圈等区域成片、成群发展民宿;对老旧小旅馆进行提升改造,标准化建设和评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