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宽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辽剧扶持力度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充分认识辽剧传承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
辽剧是辽宁地方戏曲种类,有着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对独特地域风情风貌的展示和传播,涵盖许多社会资源和信息,让民族文化能够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扶持和培育辽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本地辽剧艺术剧团资源基本现状
目前,我市共有戏曲类演出团体3家,其中辽剧艺术院团有营口市辽剧团(事业单位)和鲅鱼圈辽剧艺术团(民营)。
1. 营口市辽剧团
辽剧是辽宁省唯一的地方剧种,始创于营口盖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2002年,省文化厅决定将“辽南戏”改名为“辽剧”,盖州市辽南剧团也更名为盖州辽剧团,成为辽剧院团的唯一代表。2018年9月20日,盖州市辽剧团更名为营口市辽剧团,原隶属关系不变,剧团为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职工52人。近年来,盖州辽剧团秉承“抓精品、排好戏、出人才、兴辽剧”的宗旨,排演大小剧目几十台,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级荣誉。该团始终坚持文艺惠民,常年深入到农村、厂矿、企业、社区演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2015年和2017年连续两届被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全国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2018年,演出147场(包含附属皮影团演出场次),观众7万余人次。今年,聘请国家一级编剧、国家级导演创作、排演以“营口有礼”为主题的大型现代辽剧《礼之恋》,该剧目已于2019年4月2日进行了公演。
一直以来,该剧团的工作得到了省文化厅和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2021年我市推荐辽剧《养女情》参加辽宁省庆祝建党1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将于6月20、21日赴锦州进行展演。2020年组织辽剧《礼之恋》参加9月在沈阳举办的“菊苑流芳—第五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辽剧《养女情》受邀参加第四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并获得金奖。辽剧《龙凤镜》、《三战张月娥》登上由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18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舞台。此外,每年以购买公益惠民演出形式,组织辽剧团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公益演出10余场。2005年经盖州市委、市政府同意,解决了青年演员的编制、工资问题,与此同时,又将财政负责的剧团人员工资比例由30%提高到60%,2018年又提高到80%。
2. 鲅鱼圈辽剧艺术团
鲅鱼圈辽剧艺术团作为民办艺术团体,现有演员35人,剧团始终秉承“抓精品、排好戏、出人才、兴辽剧”的宗旨,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2020年代表我市参加辽宁省第十一届艺术节群众文化小戏、小品展演并获奖,同时多次参加鲅鱼圈区广场文化月,戏曲进乡村,“五进七送”公益惠民演出等活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区文化繁荣和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上起到积极作用。
二、以二次创业的精神落实《营口市辽剧保护条例》
(一)培养力量,以二次创业的精神继续发展辽剧
以与时俱进的思维传承和保护辽剧,激发潜力发展辽剧“二次创业”,结合新媒体传播理念壮大和发展辽剧。一是,注重人才培养,积极探索在营口戏曲学校开设辽剧班解决辽剧人才匮乏问题,加大辽剧普及力度。营口戏曲艺术学校曾经开设过辽剧班,培养出了优秀的辽剧演员,因此重新开班具有一定可行性。我局建议通过聘请辽剧团的优秀演员授课、邀请省内戏曲名师担任客座老师等方式加强营口戏曲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毕业学员择优录取进入盖州辽剧团工作,充实辽剧人才队伍。二是,依托县区,充分培养、利用和挖掘现有人才,将优秀人才吸纳入体制内,比如鲅鱼圈区鸿延辽剧艺术中心(辽剧团),依托县区,激发县区能动性,有效结合,提升辽剧影响力。
(二)一视同仁,推动购买服务均等化
市文旅广电局将本着“一视同仁,突出重点,力所能及,兼顾各方”的思路,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工作。今年将组织营口市辽剧团《养女情》参加辽宁省庆祝建党1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再以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形式开展我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公益惠民演出活动20场,联合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各县(市)区文旅广电局开展100场公益惠民演出“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活动,“三下乡”、“五进七送”等活动中,在有效发挥专业艺术院团、各级文化馆作用的基础上,将尽量向营口辽剧团倾斜,特别是向鲅鱼圈区鸿延辽剧艺术中心(辽剧团)、等国有、民营辽剧院团倾斜,给予辽剧更多演出机会,给予小型、民营辽剧院团更多支持,促进辽剧人才多方面、多区域发展。
(三)面向市场需求,创新辽剧表现形式
我们将与相关部门一道,以推动创新为指引,面向市场为方向,着力推动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探讨编创既对接市场,又能体现辽剧经典特色的精品剧目;二是包容吸纳新元素,创新辽剧演出形式,增强传播力。督促辽剧加入秦腔、轻摇滚等有益元素,开放式吸纳古典、京平剧种有益元素,丰富辽剧艺术内涵和品位。适当缩短演出时长,鼓励编排经典选段,鼓励排中短剧,研究编演导排,15分钟、7分钟、5分钟、3分钟经典小短剧,创新市场需求。三是进一步探讨论证学校、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先行组织有偿观看、扩大市场需求的可行性,再尝试逐步推向市场。
在传播理念方面,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旅游和文化相结合,扩大市场需求。实体宣传方面,重大文化旅游节庆、走出去重大旅游宣传推广过程中把3/5分钟辽剧、皮影戏等小段纳入文化旅游产品宣传推广舞台;新媒体宣传方面,由市新闻传媒部门统筹宣传。
市文旅广电局继续鼓励和支持营口辽剧团创作更多优秀剧目,将能够展现时代风貌、反应时代变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艺术作品推荐给省文旅厅和国家文旅部,通过这些优秀剧目来影响人、感染人、鼓舞人,让“营口有礼”的时代精神通过方寸舞台扎根生活,融入每个市民心中、融入我们这座城市的血脉,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坚持原创、复排、移植三者并重原则,突出独特性、创新性、适实性,重点创作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现代题材剧目,恢复排演传统经典剧目。组织创作人员深入生活,积累素材,精心创作主题鲜明、思想深刻、题材丰富的剧本,同时面向全国征集优秀剧本,力争每年创作一至两部辽剧精品剧目,展现辽剧的艺术魅力,推动辽剧高水平传承发展。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鼓励辽剧表演团体开展低票价惠民演出,满足地方戏曲爱好者群体文化需求。
三、扶持辽剧发展资金投入
市财政2007年至今对地区辽剧发展共投入资金505万,完成了《养女情》、《望儿山》、《礼之恋》等一系列剧目的创作和展演。
市文旅广电局2018年以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150万,用于营口辽剧团参加第四届、第五届辽吉黑蒙四省区优秀剧目展演、辽宁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剧目展演和开展戏曲进乡村、公益惠民演出等活动。
营口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21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