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对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关于有效利用公共文体设施的建议》(第141号)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07-15

【字号:

分享:

尊敬的九三学社营口市委:

您所提的《关于有效利用公共文体设施的建议》,恰是市公共问题系统近年一直在力图持续破解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基本现状

近年来,全市公共文化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四个着力”,补齐“四个短板”,扎实做好“六项重点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为全市人民提供“均等化”“标准化”公共文化服务,助推营口全民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

(一)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

一是补齐硬件短板,强化阵地建设。市图书大厦“四馆”即市图书馆、市少儿图书馆、市科学技术馆、市雷锋文化展览馆自2019年4月全面对外开放,开馆当日即接待参观群众达两万余人次。公共文化系统把四馆现代化功能提升和设备升级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市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2.1万平,服务空间1.3万平,现有藏书60万册,阅览坐席1500席,数字资源总量40TB,对外服务窗口18个,主要包括图书借阅区、报刊阅览区、视障读者阅览区、专题文献阅览区、公共电子阅览区、数字阅读体验区等,增加了自助办证机、自助借还机、自助杀菌机,设立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全时段自助式图书借还服务;少儿图书馆馆内设立童学书院、绘本馆、综合借阅区、数字体验区、影视欣赏区、低幼阅览区等六大功能区,满足了全市中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市科学技术馆建筑面积为7740㎡,展区总面积为2600㎡,在原有电与磁展厅、航海展厅、虚拟互动体验厅的基础上,新建设有生活安全科普展厅、基础科学展厅、VR体验厅等,为科普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设备支持;雷锋文化展览馆实际使用面积2310平方米,展厅面积1400平方米,馆藏展品3200余件。展厅展览分为《光辉人生》《独特文化》《军地情深》《永世传承》四个部分。再现了雷锋在营口的事迹和故事,充分展示了50多年来营口市弘扬践行雷锋精神的丰硕成果。2019年,大厦四馆共接待读者、观众135.4万人次,深受广大市民欢迎。“十三五”期间,政府主导履行公共体育服务的职责有较大进展,“部门协同”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日益健全,全社会参与氛围日益浓厚。目前,我市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大型场馆有奥体中心一场三馆、大石桥市体育馆、大石桥全民健身中心、鲅鱼圈区红运体育馆、鲅鱼圈市民活动中心、盖州市体育馆。同时站前区、西市区也正在积极筹备新建或改扩建)市民活动中心。在省、市、区的共同努力下已争取中央转移支付补助资金200万元用于西市区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设。全民健身工作实现了“三纳入”,全民健身工作水平和质量有一定的提高,健全完善了面向大众具有营口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了政府、社会、市场共同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格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贴近百姓的全民健身活动,建有各级各类全民健身活动站点1226个,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达8230人,占总人口的2.88‰,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能正确引导和带领群众参加体育锻炼,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7%,在校学生合格率达到93.99%,体育健身成为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方式;进一步加强了城乡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提高了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程度,农村体育和乡镇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到95%,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达到1.92平方米以上,实现了“15分钟”健身圈,让更大范围群众享受到了全民健身工程带来的便利。进一步丰富全民健身活动内容,形成了以全民健身日、全民健身运动会等为主线的“大型示范、小型多样、精品带动”的活动模式,打造了市级有精品、县区有特色、乡镇有传统的系列健身赛事。

二是完善数字化服务。当前,在新技术、新观念的推动下,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更倾向于自主性,更趋于网络化。依势而行,我市公共文化正在全面创新建设移动图书馆、数字科技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手机APP客户终端等服务形式和内容,建立起高效的服务供需对接渠道,为全市人民推出更多便利服务,实现文化需求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新冠疫情期间,采取了暂停线下、开展线上服务网络阅读被省厅采用并发布于美好辽宁文旅之声公众号。

(二)文体惠民工程得到有效落实

镇村文化广场建设方面,仅2018、2019市公共文化系统就争取省市财力累计投入1400多万元,推进完成了204个村文化(体育)示范广场建设工程,连续几年为百村广场配置音响设备。全民健身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主要体现在“三个坚持”上,即:坚持把体育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坚持把全民健身场地场馆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设大型体育场馆、市民活动中心、全民健身站点经费由财政列支;坚持把全民健身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全民健身运动会、农运会、少数民族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和学生运动会的经费需求。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全民健身工作的投入,连续多年建设“百村文化体育广场”建设。2016-2019年度我市累计投入资金达1716.6万余元。

综合性乡镇(街道)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室建设方面,我市有33个乡镇文化站、32个街道文化服务中心,151个社区文化室,644个村文化室。2017-2019年,我市共建设改造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示范点2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基本功能包括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体育健身室;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54个,建筑面积应不低于90平方米,不少于4个活动室,包括图书阅览室(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多功能活动室、电子阅览室、体育健身室,文体广场面积达到800㎡。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要明示开放时间,可根据农忙与农闲等季节特点和群众需求适当调整开放时间,但每周累计开放时间不得少于28小时。

城乡互动公益惠民方面。对应群众精神需求,依托现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做好各项文化公益惠民活动:一是做好文化品牌服务。开办近4年的“营口文化大讲堂”开创了“菜单式”授课的新模式。今年暑期,应各广场舞团队要求,中心派出专业指导老师,深入6个县(市)区,推广《学习雷锋好榜样》《我和我的祖国》两支广场舞,受到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 “营口文化大讲堂”系列活动,全年共举办各种艺术培训、讲座180余次,受益群众达50000人次。二是精准实施流动服务,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流动服务,开展“送信息(图书)”、“送演出”活动均近百场。开展“文艺轻骑兵 重走雷锋路”主题活动,组织文艺骨干创作雷锋文化主题评书《雷锋在营口走进军营》《我要做雷锋》《烈火真情》等,进社区、军营、企事业、大中小学校、乡镇、村屯演出20余场开展雷锋文化流动展览“六进”活动,根据下设分支机构工作职能,以送展览、送图书等形式,走进社区、学校、工厂、部队、机关、农村,开展以雷锋文化为主题的展读活动。年初以来,市公服中心所属分支机构各司其职,经过前期调研,确定帮扶对象,明确帮扶内容,把文化服务送到最需要的人群中去。三是开展好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两年来组织开展了组织开展营口市群众文化节系列活动,“社区欢乐年”、“百姓欢乐年”系列活动,广场演出周等文化艺术活动,每年陆续开展各类演出百余场。近5000名群众演员参演。丰富多彩的品牌文化活动成就了普通百姓的“明星梦”,提升了广大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四是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扶持群众文化队伍惠民。培育文化志愿服务将公共文化服务的志愿者从文化的需求者转变为文化的供给者。全地区群众文化团队从五年前的127家增加到193家,镇村及社区文化队伍质量逐步提升。全民健身组织逐步健全。坚持政府统筹规划,体育部门组织实施,基层单位具体操作,体育社团积极参与的原则,建立贯彻《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组织保证体系。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工作领导。各级政府建立了全民健身工作委员会。形成了自上而下完善的全民健身工作领导体系。二是加强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市、县(市)区都成立了体育总会。全市以体育总会为龙头,成立了30个单项体育协会,36个民办非企业健身俱乐部,体育社团达到323个,有利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二、下步措施

您所提到有效利用公共文体设施的建议,确实是中央省市的工作着眼点、着力点、攻坚点,同时也是全国上下工作的薄弱点。

2020年,在此基础以上,我市将再建设、改造100个农村文化(体育)广场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广场建设突出开放性、实用性、多功能性,以文化娱乐和休闲健身为主要功能,满足广大群众日常开展文体活动的需要,提升基层文化中心的硬件基础。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结合线下和线上等多种渠道,公益惠民演出和文化大讲堂等多种形式,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

市文旅广电局将继续完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以进一步建设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乡镇(村)文化站(中心)和农村文化广场为目标,加大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建设好村级文化站和文化广场,并配备专业人才。加大对现有全民健身器材的更换维护并鼓励社会体育指导员加入到全民健身体育设施管理中来。

一是继续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移、工作下移的工作导向,巩固基层文化阵地,加快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县有两馆、乡有一站、村有一室一屋一广场”的建设目标,满足群众基本的文化需求。二是加大对乡村文化记忆的保护和发掘力度,适度支持符合条件并有意愿村结合村综合文化中心建设村史馆。三是推进文化旅游功能融合省级试点(图书馆、镇文化站、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

市财政根据市委、市政府联合印发的《营口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积极安排2020年预算资金652.3万元保障文化惠民工作的顺利实施,其中:打造群众艺术节、惠民演出、营口文化大讲堂系列活动、五进七送等系列活动,加强非遗宣传保护,举办母爱文化节,加强来辽剧保护工作,面向全地区发放文化惠民卡安排补贴资金100万元,购买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演出服务经费450万元;安排24个美丽乡村建设资金2400万元。市财政会更加关注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加快推进乡村文化的发展,进一步保障乡村人民群众享受文化生活的权利。

县区层面。三馆一站、中心的覆盖率是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也是县区的主责主业。前此,市政府已将村综合性文化中心覆盖率(97%)的指标任务下达给各县区政府。两市是全市文化广场的主要建设单位,将在本年度积极争取上级财力支持,继续推进标准化村级文化广场建设,拟建设标准化(面积达到800平方米以上,硬覆盖)文化广场90个以上。同时完成对已建成文化站、文化室和文化广场的修缮工作。

营口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19年4月22日

联系人:田 锐    (电话:)0417-2989022

联系人:王 雪    (电话:)0417-2989017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

  • 附件:
  • 视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