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严格管理市内及周边农村网吧,坚决制止未成年人上网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收到您的建议,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批示相关部门,要求针对您所提到的问题,认真总结反思,及时答复,并采取措施落实您的建议。现将我局近年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和针对您的建议将采取的举措汇报如下:
一、我局近年来针对网吧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针对不同时期的热点,适时开展专项治理整顿。为了预防未成年的青少年上网,每当寒暑假来临,我局都提前安排开展专项整顿;每当两会召开和国庆节来临,为了保障信息安全,我局也都及时安排专项整顿。专项整顿力度大、声势高有效地震慑和预防了违法经营的发生。
(二)突出重点区域,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周边“网吧”场所的管理,我局多次会同相关管理部门,有时还邀请有关领导和新闻媒体参加,对学校周边的“网吧”场所进行检查,对存在容留未成年人上网、超时营业和经营脱网游戏等问题的场所进行严厉地查处,并通过新闻媒体给予曝光,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经营活动。
(三)开展生产安全专项工作。每一季度末,我局都开展一次生产安全大检查,对网吧的安全指示灯是否有效、灭火器是否过期、安全门是否畅通、是否在场所内使用明火等隐患进行排查。制定了专用文书,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标明在文书上,要求网吧经营者立即整改。
(四)通过文化监管平台完善了远程监管措施。文化监管平台是文化部门安装和使用的一个监控软件,可以有效控制侵权盗版等非法网络游戏的运营。为了维护文化监管平台的正常运营,我局一方面利用网络科技开展网上巡查,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实地检查,随时监控文化监管平台的在线情况,及时查明离线原因,及时处理擅自停止文化监管平台的当事人。
(五)创新工作方法。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并达到治本的目的,我局在稽查工作中建立了四个平台。
一是网络监控平台,实现了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现场稽查与网络监管互补,实现了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手段的提升,有效地提高了文化监管平台的在线率,在预防经营违法网络游戏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是建立了宣传平台,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的行风热线、新闻媒体采访等形式,宣传文化市场的政策法规,现场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曝光违法违规案件,动员全社会力量监督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
三是建立了快捷高效与便民利民相结合的举报公示平台,在网吧设立了未成年人禁入标识和12318以及局、队两级举报电话,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方便群众及时反映问题;
四是建立网吧业者微信群的平台,方便了业主之间相互联系,方便了执法部门与业者的联系,使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得到了及时宣传和贯彻。
这些工作的开展,使“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落实政治委员建议的具体举措
结合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在今后除了继续完善以往的有效工作方法外,我们将开展以下工作:
(一)在严管的同时,做好发展文章,一方面加大对违规网吧的查处力度,另一方面引导网吧业者升级转型,扩大网吧的外延,提升网吧品位,将“酒吧”、“餐吧”与网吧结合,把网吧变成商务会谈、休闲娱乐的场所,用“高端”消费让未成年人主动远离。引导业者开展网络游戏竞技比赛,把适龄网民拉回网吧,提高网吧经营效益,避免恶性竞争违法经营。
(二)定期召开全市网吧业者会议,并形成制度。对网吧业者进行法律法规培训宣传教育,让其充分认识到守法经营的责任,提高网吧业者守法经营意识。并规定网吧业者要逐一检查进入网吧上网者的身份证,未年满18周岁的不能让其进入。
(三)完善网吧化市场信用体系。利用文化市场基础数据库,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记录,探索建立网吧市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健全文化市场信用经营制度,依法公开其违法违规记录,使失信违规者在市场交易中受到制约和限制,对屡查屡犯的经营单位和个人, 情节严重的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避免和减少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问题发生。
(四)强化协作机制形成网吧管理的合力。网吧管理涉及文化、公安、卫生、安全等多领域多部门,各部门既依据各自职责分兵把守,分工负责,又在工作中存在交叉,需要密切合作。比如,公安部门负责查处未按规定登记消费者有效身份证明,文化部门负责查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就有交叉,个别消费者既是未成年人也未实名登记。这就需要我们加强与公安、工商、卫生、安全等部门的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机制,有效预防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等违法经营问题的发生,及时排查和排除安全隐患。
(五)强化科技建设,用科学手段预防违法经营。利用和维护好文化监管平台,远程监控网吧经营状况,及时发现准确打击违法经营。同时配合网警,加大对防火墙保护力度,确保防护软件安装率100%。
(六)继续落实举报电话制度。加大网吧违法经营举报电话12315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广而告之,并制定举报奖励制度。同时,继续执行对举报办理的承诺,市内20分钟到达现场,及时收集证据,及时处理。
(七)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深入到学校对未成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采用橱窗板报、主题班会、校园广播、报告会、升旗仪式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告诫学生远离营业性网吧,提高学生对上网危害的认识,保护未成人身心健康。此外,通过微信群、家长会、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提醒、敦促家长加强对学生放学后和假期的监管,密切家校联系,形成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的浓厚氛围;要落实学校教育、管理责任,进一步压实学校分管领导、中层主任、班主任教师的责任,确保层层传导压力,形成工作合力。
(八)健全社会监督平台,聘请社会“五老”和教师、为社会监督员,切实维护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使执法工作和社会监督得到有效结合。
张凤超委员,相信在您和其他政协委员的关注和监督下,在全市各界的支持下,经过我们的努力,一定会使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接纳未成年人进入”等违法经营得到遏制,经营秩序得到有效控制。
营口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
2019年6月21日
联系人:张铜斗,电话:2989026
抄送: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府督查室